Ashun's 技術駅 Ashun's 技術駅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Vue
  • 现代web布局
  • React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Nodejs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技术资源
  • 第一阶段

    • HTML
  • 第二阶段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第三阶段

    • Vue
  • 第四阶段

    • 实战项目
  • 每周测试

    • 每周
  • 其他

    • Vue引入UI框架
    • Web前端面试
    • Vue3-resource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福利资源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Ashun

前端界的小学生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》
    • 《ES6 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 从零实现 axios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Vue
  • 现代web布局
  • React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Nodejs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技术资源
  • 第一阶段

    • HTML
  • 第二阶段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第三阶段

    • Vue
  • 第四阶段

    • 实战项目
  • 每周测试

    • 每周
  • 其他

    • Vue引入UI框架
    • Web前端面试
    • Vue3-resource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福利资源
  • 友情链接
关于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vue

  • vue3

  • es6

  • JavaScript

  • css

  • webpack

  • http

  • NodeJS

  • React

  • git

  • linux

  • typescript

  • algorithm

    • 01Algorithm
    • 02time_space
    • 03structure
    • 04stack_queue
    • 05Linked List
    • 06set
    • 07tree
    • 08Heap
      • 面试官:说说你对堆的理解?如何实现?应用场景?
      • 一、是什么
      • 二、操作
        • 插入
        • 删除
        • 时间复杂度
        • 三、总结
      • 参考文献
    • 09graph
    • 10sort
    • 11bubbleSort
    • 12selectionSort
    • 13insertionSort
    • 14mergeSort
    • 15quickSort
    • 16BinarySearch
    • 17design1
    • 18design2
  • applet

  • design

  • 《Web前端面试》
  • algorithm
xugaoyi
2022-03-25
目录

08Heap

# 面试官:说说你对堆的理解?如何实现?应用场景?

# 一、是什么

堆(Heap)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类特殊的数据结构的统称

堆通常是一个可以被看做一棵完全二叉树的数组对象,如下图:

总是满足下列性质:

  • 堆中某个结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结点的值
  • 堆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

堆又可以分成最大堆和最小堆:

  • 最大堆:每个根结点,都有根结点的值大于两个孩子结点的值
  • 最小堆:每个根结点,都有根结点的值小于孩子结点的值

# 二、操作

堆的元素存储方式,按照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方式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,如下图:

用一维数组存储则如下:

[0, 1, 2, 3, 4, 5, 6, 7, 8]
1

根据完全二叉树的特性,可以得到如下特性:

  • 数组零坐标代码的是堆顶元素
  • 一个节点的父亲节点的坐标等于其坐标除以2整数部分
  • 一个节点的左节点等于其本身节点坐标 * 2 + 1
  • 一个节点的右节点等于其本身节点坐标 * 2 + 2

根据上述堆的特性,下面构建最小堆的构造函数和对应的属性方法:

class MinHeap {
  constructor() {
    // 存储堆元素
    this.heap = []
  }
  // 获取父元素坐标
  getParentIndex(i) {
    return (i - 1) >> 1
  }

  // 获取左节点元素坐标
  getLeftIndex(i) {
    return i * 2 + 1
  }

 // 获取右节点元素坐标
  getRightIndex(i) {
    return i * 2 + 2
  }

  // 交换元素
  swap(i1, i2) {
    const temp = this.heap[i1]
    this.heap[i1] = this.heap[i2]
    this.heap[i2] = temp
  }

  // 查看堆顶元素
  peek() {
    return this.heap[0]
  }

  // 获取堆元素的大小
  size() {
    return this.heap.length
 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
涉及到堆的操作有:

  • 插入
  • 删除

# 插入

将值插入堆的底部,即数组的尾部,当插入一个新的元素之后,堆的结构就会被破坏,因此需要堆中一个元素做上移操作

将这个值和它父节点进行交换,直到父节点小于等于这个插入的值,大小为k的堆中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(logk)

如下图所示,22节点是新插入的元素,然后进行上移操作:

相关代码如下:

// 插入元素
insert(value) {
  this.heap.push(value)
  this.shifUp(this.heap.length - 1)
}

// 上移操作
shiftUp(index) {
  if (index === 0) { return }
  const parentIndex = this.getParentIndex(index)
  if(this.heap[parentIndex] > this.heap[index]){
    this.swap(parentIndex, index)
    this.shiftUp(parentIndex)
 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
# 删除

常见操作是用数组尾部元素替换堆顶,这里不直接删除堆顶,因为所有的元素会向前移动一位,会破坏了堆的结构

然后进行下移操作,将新的堆顶和它的子节点进行交换,直到子节点大于等于这个新的堆顶,删除堆顶的时间复杂度为O(logk)

整体如下图操作:

相关代码如下:

// 删除元素
pop() {
  this.heap[0] = this.heap.pop()
  this.shiftDown(0)
}

// 下移操作
shiftDown(index) {
  const leftIndex = this.getLeftIndex(index)
  const rightIndex = this.getRightIndex(index)
  if (this.heap[leftIndex] < this.heap[index]){
    this.swap(leftIndex, index)
    this.shiftDown(leftIndex)
  }
  if (this.heap[rightIndex] < this.heap[index]){
    this.swap(rightIndex, index)
    this.shiftDown(rightIndex)
 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
# 时间复杂度

关于堆的插入和删除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(n),原因在于包含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,树的高度不会超过log2n

堆化的过程是顺着节点所在路径比较交换的,所以堆化的时间复杂度跟树的高度成正比,也就是Olog(n),插入数据和删除堆顶元素的主要逻辑就是堆化

# 三、总结

  • 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
  • 堆中每一个节点的值都必须大于等于(或小于等于)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
  • 对于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子树中每个节点值的堆,叫作“大顶堆”
  • 对于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子树中每个节点值的堆,叫作“小顶堆”
  • 根据堆的特性,我们可以使用堆来进行排序操作,也可以使用其来求第几大或者第几小的值

# 参考文献

  •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堆/20606834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https://xlbpowder.cn/2021/02/26/堆和堆排序/ (opens new window)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3/08/06, 00:38:41
07tree
09graph

← 07tree 09graph→

最近更新
01
课件-react路由-V6
01-22
02
课件-国际化
01-22
03
课件-redux-toolkit
01-22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9-2024 Evan Xu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